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2的文章

2022/12/03(六)金車文藝講堂:莊偉慈【如何觀看當代藝術—一個來自策展人的建議】

圖片
  1917 年,馬歇爾・杜象(Marcel Duchamp )的《噴泉》(Fountain)問世,當時備受爭議性的作品,至今被認為是二十世紀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作品,開創往後藝術世界更多的可能性。從過去的單純審美到思想的轉換,觀念藝術在世界各地開始萌發,今日觀念藝術已成為我們所認知當代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藝術家更能自由的轉換媒材,以最能表達思想的形式呈現。   觀看展覽對於當代藝術知識的養成非常重要,早期台灣藝術展覽偏向於傳統藝術,近十多年來,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北當代藝術館等地方性展覽館,陸續舉辦不同議題性的展覽,除此外也舉辦國際雙年展等加深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民眾在國內也能一窺國際藝術家們關注的議題。接觸當代藝術如果單純以書本為主要知識來源,通常找到的書籍較為艱深,往往造成看不懂的窘境,選擇走進美術館去理解國內外的當代藝術,是相對簡單與入門的方式。在台灣一般大眾所受到的美術教育,純粹看物質性以及漂亮的作品,單純是眼睛接收到影像而非頭腦接收到思想,沒有了解藝術家創作背後的另一層意義,而只看到藝術家做了什麼樣貌的作品,如此藝術觀賞脈絡的落差,造成觀眾無法更深入當代藝術作品想表達的含意。   各大美術館與國外館際之間合作的展覽,是經由專業策展人先篩選過作品,並針對特定年代、主題挑選,進而組織成特定觀點。這些觀點讓大眾能有條理的閱讀,更容易進入展覽想傳達的內容,看展覽時先閱讀作品說明牌與導覽手冊,參觀的同時能加深對展覽的印象與主題,延伸至觀展後的資料蒐集。莊偉慈也提到「掌握欣賞藝術的技巧,可從美感經驗、技巧、觀念與日常生活等角度切入」,鼓勵大家參加座談會,從座談會中透過藝術家的表達來貼近作品欲表現的內容,理解藝術家如何思考後對照自我經驗,與藝術家的觀念產生共鳴,彼此交流後產生美感經驗的過程,可視為理解當代藝術的一種方式。   閱讀,讓看世界的角度更多元。東、西方藝術世界各自擁有豐厚的歷史,莊偉慈分享了幾本適合大眾閱讀的書籍,進入西洋藝術的第一步,《藝術的故事》(宮布利希著)為首選,內容詳盡的描述藝術潮流與藝術概念,在更迭不斷的藝術脈絡中清楚看見藝術的重組融合;《中國藝術史》(蘇立文著)書寫5000 年的中國藝術之演進脈絡,梳理遠古、先秦、秦漢、三國六朝、隋唐、五代與兩宋、明清直至20世紀的中國藝術;《觀看的方式》(約翰・伯格著)、《在藝

2022/11/12(六)金車文藝講堂:林立青【如何透過良好職場設計消除貧窮】

圖片
  活 動 2022/11/12(六)金車文藝講堂:林立青【如何透過良好職場設計消除貧窮】 時間 2022.11.12-2022.11.12 主辦 金車文藝中心KCCA 資料提供/林立青  文字編輯/胡愷慈 過去,土木工程系畢業,職業是工地監工。 現在,是作家,創立友洗社創有限公司。   文字書寫的契機 文字可以發揮的力量很難預測,當文字透過媒體轉發,開始被關注後,林立青成為出版社的暢銷作家。還不是作家前,文字書寫是林立青抒發個人情感的方式,創作的內容源自於對身邊周遭的觀察與接觸,自2017 年出版《做工的人》呈現社會上工地生態的人性和溫暖,記錄著工地圍籬背後的樣貌,這本暢銷書讓他自此被定位為工人作家。為了讓更多社會現象被看見,撰寫了第二本書《如此人生》,於2018 年出版,內容探討八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等不同弱勢族群的議題。2020年同名電視劇「做工的人」改編自書籍的內容,讓大眾更關注這一區塊的社會議題,開始有更多人認識林立青。當情緒成為一種力量,書寫是再好不過的方式,文學能包容不同類型的書寫與內容,它的價值會長遠的留存。   被看見後的價值延續 成名後源源不絕的邀約,讓更多人了解林立青對於社會弱勢的幫助。名聲所帶來的不僅是讓大家更認識他,更多的是讓大眾看見社會底層的輪廓與現況。疫情期間林立青於個人粉絲專頁分享【不值得紀錄的小事】系列文章,從地表最強里長方荷生到NGO 單位芒草心、人生百味、含羞草及小紅帽等這些援助無家者、弱勢族群的單位都是他分享的一部分。平實的文字表達,將人物發生的事件以平易近人的角度書寫,具目的性的文字,讓讀者在閱讀的當下彷彿身在當時的時空,貼文中搭配圖片著實貼近人心,不斷的持續書寫是日常也是希望。   「友洗社創有限公司」 創立「友洗」是為了解決更多弱勢的問題,讓更多街友可以透過工作來改變人生。「友洗」的名稱原先是為了芒草心澡堂而提名,主要提供社區貧困者、無家者,擁有免費洗澡與物資領取的附屬空間,最後以 「香香澡堂」獲得眾人的喜愛,落榜後正好成為林立青創業的名稱,而友洗兩字筆畫少容易讓街友們記住。友洗社創目前核心成員有四人,約7-8 位街友組成,主要以高壓清洗地面與特殊清潔的業務為主,高壓清洗學校、公眾的場域等都是每月持續的收入來源。要如何讓成員有向心力,最好的方式是提供專業設備,讓參與者能獲得成就感,因此對於設備非常講究

2023 金車美展徵件

圖片
  2023 金車美展徵件 申請辦法簡章 活動宗旨:開放2023金車美展徵件之展覽申請,期透過徵展發掘臺灣青年藝術新勢力,並進行展前專業訓練課程,賦予展出者於展覽策劃執行當中必備知識能與概念;金車美展屬非商業性質藝術創作型展出空間,旨推廣青年創作,繼而有更多發展空間與機會。 申請條件:年滿20歲至40歲之藝術創作者 媒材項目:A.平面類 ( 油畫、水彩、水墨、膠彩、壓克力、版畫…及其它平面類創作 )           B.立體類 ( 木雕、金工、石雕、紙雕、陶藝、裝置、織品…及其它立體類創作 )           C. 其他藝術相關創作 申請年限:2023年度展覽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由主辦單位分配展出空間) 展出方式:以個展方式為限        預定展出日期:由本中心協調安排2023年檔期展出,展期約 5-6週。 申請時程: ◆A. 第一階段線上審核資料填寫 ( 視疫情情況調整) 時間:2022年7月1日 – 7月31日 1.所需資料:作品照片 (作品照片至少要有8件以上) 2.展覽規定事項表: word 檔(請至附件下載後須詳細閱讀,無須回傳 ) ※線上審核檔案作品圖檔須標示申請人姓名、作品名稱、媒材、尺寸、年份。 3.報名系統連結 : https://contest.bhuntr.com/tw/izaatg71v8seuv9qn4/home/ ※報名系統將於7/1開啟 ◆B.官網公佈第一階段通過名單 時間:9月初 ( 視疫情情況調整) ◆C.展前訓練課程 (通過第一階段者才需參與) 時間:另行通知。 安排業界講師進行專業授課,了解展覽前、中、後期的規劃準備。 ※申請者需參與兩天訓練課程,無法完成者將視同放棄展出機會(活動可能視疫情狀況做調整)。 ◆D.繳交展覽企劃案乙份 (展前訓練課程結束後將統一寄發表格) ◆E.第二階段面談 通過第一階段者,將安排面談。 ◆F. 2023年展覽名單公佈 時間:預計於2022年11月下旬公告於官網http://www.kingcarart.org.tw/index.php 洽詢專線:02-2595-9650/02-25628629 E-mail:kingcarart@gmail.com(若本中心因應疫情休館,請透過E-mail或臉書粉絲專頁洽詢,謝謝)

黃仁傑 創作個展 【邊境。邂逅】

  展覽介紹 社群上能看見許多不同的族群分享著喜愛的事物,從玩具、藝術品收藏到近年來相當熱門的老物市集與水晶礦物。年輕世代的人們,周末假日參加舊物盛典、二手與古物跳蚤市場, 穿梭在密集的攤位,尋找著牽動自己內心獨有的物件,歷經時光洗禮下的物品,存在著過往的痕跡,是孩童時期記憶中的那輛小車亦或是母親木盒中蒐集的各國錢幣,隨著生活的品質提升與西化而逐漸被淘汰的物品,卻也因此成為珍貴且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奶奶是位非常惜物的人,總是會將衣服的鈕扣留下來收好。」受到奶奶儲物的影響,黃仁傑也收集留存了許多老物件,工作室裡正在使用的日式煤油暖爐、擺放在牆邊的木製大鐘以及許多昆蟲標本與物件,每樣物品擁有自己的位置,伴隨著黃仁傑在工作室中創作,對他來說物件代表著一個人的歷史或是精神,他相信在那背後必定有屬於物品與主人間的故事。 忠於自我的啟程 父親是位金工師傅,黃仁傑從小在父親身邊打轉,耳濡目染下對組合物件逐漸產生極大興趣,然而在父母身邊接觸珠寶買賣的過程中,小小的內心存在著一個聲音,「為什麼只有寶石能夠被當作珠寶對待?」數十年後,這顆種子開始萌芽,逐漸長成另一種面貌。學習平面設計,到回頭與父親鑽研金工,從基礎的技法學習起,黃仁傑提到當雙手開始製作物件時,一點一滴將腦中的畫面建構在眼前,與此同時對於物件更注入了許多感情。創作的過程中黃仁傑反思自己,將生活與創作結合,他體會到創作與生活息息相關,原始未經雕琢的礦物搭配舊物件,組合成自己生命的專屬作品。2018年創立個人品牌「丹舟」,主要在接客製化珠寶,絕大部分的案件是將客人帶來的珠寶物件活化重新改造,與客人討論後,做出不同於市面上的產品,賦予它新的樣貌。許多物件受惠於黃仁傑個人內心的叛逆不追求流行的風格,在他靈機應變、融會貫通的思維下,讓平凡無奇的飾品重新擁有新生命,也讓物品的主人在保存既有回憶下創造新的感動。 採集生命歷程 逛舊物市集,尋找觸動自己的物件,是黃仁傑日常的一部分。對於大自然的喜愛可以從他收集的標本們略知一二,趁著工作外的休息時光,帶著家人踏遍許多地方,旅途中不起眼的溪石、枯木、羽毛等都吸引著他,拾回家的小東西彷彿黃仁傑專屬的造型的鑰匙,拿起的那一剎那便將他帶回過往的記憶中。「自從接觸藝術開始就常想像自己是座島嶼或是艘小船,隨著時間潮水帶來與帶離不同的人事物,我透過創作把他們重新的組合啟動,是一種反抗或慰留。」在黃仁傑的

2022金車新詩獎 徵文簡章

圖片
  2022金車新詩獎 徵文簡章 一、宗旨: 鼓勵新詩創作,藉舉辦2022金車新詩獎,培養創作風氣,集結有志從事新詩文學創作者, 將充滿詩意的生活態度透過網路傳播,為台灣社會人文注入充滿詩意的文學氛圍。   二、主辦單位: 金車文教基金會文藝中心   三、參賽對象: 不拘(無國籍、居住地與年齡限制,海外民眾亦可參加,惟須以繁體中文創作)   四、徵件期間:2022/3/1(二)-3/31(四) ,為期1個月。 1. 徵文主題:自訂,題材不限。 2. 獎項: 首獎1名:獎盃一座及獎金六萬元整 特優2名:獎狀一紙及獎金三萬元整 優選20名:獎狀一紙及獎金一萬元整 總獎金 320,000元   五、參賽方式: 2022年3月1日(二)至3月31日(四)期間,至主辦單位規定之網路平台進行報名與投稿  步驟1.將作品按照簡章規定格式完成Word檔 步驟2.至金車文藝中心粉絲團按讚 步驟3. 前往獎金獵人比賽頁面詳填報名資訊,上傳作品Word檔完成投稿  ※請提前至網站完成報名,主辦單位將以系統後台收件狀況為準。   六、投稿格式: (1)新詩:36行(含)以內,不包含空行數與詩題,請將詩題填寫於符號〈〉內並置於首行,詩作以中文撰寫為主(因文意需求可斟酌使用外國語文)。  (2)為確保作品格式,僅接受以獎金獵人平台投稿上傳之Word檔案,其餘投稿方式(如手寫稿件、電子郵件投稿…等)概不接受。 (3)上傳之Word檔文字須統一字型顏色「黑色」、字體「新細明體」、字型大小「12級字(12pt)」。 可使用官網或比賽網站所附上Word檔範例進行更改。 (4)為求比賽公平公正原則,參賽作品將以匿名方式進行評選,上傳稿件前請仔細確認檔案內無個人姓名或筆名,除詩作與備註,檔內不得附圖檔、姓名與筆名等與內文不相干資訊。  (5)每位參賽者限投3件作品,每人得獎作品至多1首,每件作品須單獨上傳投稿。 ※稿件不符以上幾點規定者,將不列入比賽評選。   七、投稿頁面: 2022/3/01開始徵件 https://contest.bhuntr.com/tw/vv8fbp1emxz6q6z7tt/ 八、注意事項: (1)作品未曾於任何一地報刊、雜誌、網站發表,不得一稿兩投,已編輯印成書者亦不得參選。 (2)參選者資格不符上述者,將取消參選資格,已得獎者,將追回獎金及獎狀,並公告其違規情形。  (3)基

杜瑀婕 陶藝創作個展 【出廠紀錄】Tu Yu-Chieh Solo Exhibition : The Note Of Factory

圖片
  陶瓷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凡舉杯子、碗盤以及瓶罐等都隨處可見,無論是工廠大量生產,亦或是個人工作室的陶瓷器物,都擁有著不同的喜好者。每位陶藝創作家,對於自己的作品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以及製作的方法,作品總會表現出其中的不同,而藝術家杜瑀婕將對於陶瓷的喜愛與堅持注入其中,讓觀者在每件作品中都能看見如此的精神。   從無到有的累積 對於「工藝」這個詞,杜瑀婕提到自己在高中時原先以為的工藝只是單純串珠等手作,在進入學校發現原來能學習到這麼多不一樣的媒材與專業,對於自己的選擇她不後悔更一頭栽進這個藝術世界。從原先學習金工創作到目前專職在的陶瓷創作,擁有這樣的改變是因為她在生活中觀察到,比起飾品更貼近自己生活的物品是「杯子」,對她來說杯子使用頻率較飾品高,進而開始專注在容器上的創作。從2012年接觸陶藝至今已達八年,在這不短的學習過程中,從一開始四年的基礎摸索,到後四年逐漸得心應手,都是她創作之路上珍貴的累積,面對作品的不完美,不論是技術上、理念上、形式上,杜瑀婕提到對於自己的作品總是會有不順眼、覺得沒那麼理想的地方,這些都能夠促使下一次創作更好、更完整,任何一點點的進步,都是未來創作的能量,不斷的挑戰自己,在許多失敗中找尋方法,都是每一位職人的必經過程。   生活即是創作的泉源 以工業風格創作為主的杜瑀婕,創作靈感多來自於工作室和家裡。家中陪伴著她許多年的皮革沙發,讓她將皮革作為系列作品的出發,皮革質感結合容器,從最初嘗試用皮革拉扣以及鋼筋的元素製作出一只茶壺,接著後續的啤酒杯,直至發展出這次展覽中的〈皮革杯與座〉都是一種情感的延續。長時間待在工作室,周遭盡是工廠的設備,所有可以看見的機械設備、空間管線配置都是杜瑀婕的取材對象,像是轆轤、窯爐、噴槍、氣槍、研磨機或電鑽等,這些物件無形之中影響杜瑀婕的美感,透過工業的機具或工業的產物作為主角進行創作。器具使用下的感知經驗也是她生活很重要的部分,她仿製窯爐門上的鎖所創作出的〈高腳杯與座〉、複雜的管線創作出的〈管與燈〉,以及家中的沙發所發展出來的皮革系列,都是環環相扣著她自己。杜瑀婕認為自己要做的不是一般大眾所使用的馬克杯,在她的觀察中現在的市場,已經相對不缺她來製作一只實用性的馬克杯,在她的作品裡,製作出來的容器雖然實用性不高,但是精緻的外表與造型卻能讓人在使用中同時把玩,猶如古玩一樣,它可以是裝飾品也可以去與之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