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

蕭逸玫-油畫創作展【幕鎂之態】

圖片
展覽日期:2019-12-21~2020-03-01 參展藝術家: 蕭逸玫   開幕時間:2019/12/21 14:30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工作室位於435藝文特區,長形的空間裡擺放著即將個展的各式畫作,藍牆掛上大小不同的作品,牆面的顏色凸顯作品的精緻與優雅,相當耐人尋味。以「人」為主角,藝術家蕭逸玫將自我的生命經驗帶入創作,透過人物形體,探討生活中不同面向的議題,紀錄時間凝結的當下,讓觀者進入畫面產生對話。 生活與創作之間 創作,是蕭逸玫生活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對於繪畫方面能掌控的事物,她要求自己必須要做到最好,不論花費多少時間與精力,她都甘之如飴,這是她對創作的態度。老家位於基隆,學習歷程嘗試過多種繪畫方式,確定自己鍾情於寫實繪畫,便從自我本身的角度出發,作品分成不同方式呈現,把自己的臉部視為載體,除了想表現出純粹的視覺張力外,也深入生命中的各種議題。 在台北念書的她,感受到這個城市的速度與充沛資源,畢業後決心待在這裡發展,除了支持生活所需的工作之外,她積極找尋能展覽的替代空間與免場租空間,同時參加不同地區的比賽,累積經驗獲得無數肯定。過去半工半讀負責自己生活,讓她體會到父親一路養育及栽培自己的辛苦,家人是她重要的支柱,她沒有帶給家人失望,讓大家知道自己對藝術的堅持與熱愛,得到家人的肯定。決心、毅力,造就了現在的蕭逸玫,每個人生活的方式或許不同,但這就是她對於自己生命的珍惜。 過去,以自己臉部樣貌作為議題的載體,講述各種不同內容,她有意識地避免讓自己的故事被關注,但近幾年開始,她打破這樣的思維,認為出生在相同世代與生活在同樣環境下的人,必定會在當下的時代狀態中有共識與共鳴。新系列作品以這樣的概念切入,畫作中人物肢體,有部分是她本人有部分則不是,但是所有畫面講述的情境,都是她經歷的故事。 關於作品 早期的創作都是她將自己獨身繪置在一個場域作為單一呈現,後來透過描繪動物與自身作為畫面結合,她談到在這創作過程中,畫面不再只存有單一生物,浪漫的覺得這空間不是只有她一個人,似乎有其他的陪同共存,一點都不孤單。主打作品《當我們同在一起 II》,畫面有許多人物同時存在,是她經營畫面比較少出現的作法,這件作品更是她少數呈現出富動態感的情境,其它作品則較為靜態。動態正在進行中的樣貌,帶給觀者的感覺相對不同,對比靜態作品,有時畫面僅傳達出一種感受,每位觀者

曾麗娟複合媒材創作展

圖片
展覽資訊 曾麗娟-複合媒材創作展【童話搖籃】 展期:2019/11/02–12/15 茶會:2019/11/02 下午14:0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http://kingcarart.org.tw 童話搖籃   出生於桃園大溪,物質匱乏卻造就經歷豐厚的年代。 小學時期,看著同學擁有精裝版的漢聲中國童話、能夠換衣服的芭比娃娃,這總讓曾麗娟羨慕不已。於是,她請媽媽教她縫紉,開始嘗試自己手縫許多娃娃的配件與玩具,樸拙卻滿足了內心小小的渴望,那只親手縫製的娃娃至今仍保存得相當完好。沒有精裝故事書,但有一位很會說故事的阿伯,夜晚,街坊鄰居的孩子們都會帶著板凳圍坐騎樓聽故事,一句句文字、一段段情節,故事的魅力與影響從此進駐她的心中。 竹林中尋覓的筍龜、田埂間捏塑的泥土、媽媽教導下縫製的玩具,以及生活中用雙手創造平凡事物的記憶,堆疊累積成了曾麗娟身上的一部分。   未經藝術訓練的鄉下孩子,收到學校老師關於美術班的資訊,靠著天分與傻勁進入高中美術班就讀。從來不知道有炭筆、透明水彩這些材料,也不曾使用畫架畫水彩,帶著文具店購買的飛龍顏料就去上課,水彩畫面總是灰濁,這使她感到自卑。     幾次的水彩課,授課的賴老師請她與其他優秀的同學一起示範,沒有意外的,色彩混濁,還外加令人不知所措的滴流痕跡。帶著挫折感參與課間討論,這才恍然,原來賴老師看見的是一個個頭小小的女孩卻擁有駕馭色彩的勇氣與野心,即便畫面的彩度低,對色感的敏銳與創作的能量並沒有受限於材料及技巧的貧乏。老師當時的一段話,成了曾麗娟往後藝術創作上重要的精神支持。   進入大學,接觸更多的創作形式與媒材,不斷遇到如何突破環境與資源短缺的問題,叛逆性格如她,阻力越大,帶來突破的動力也越強,資源少反而開創無盡的創作潛能。隨著每一種創作形態的嘗試,她越來越能感受到高中時賴老師所說的「色感」天賦。 關於創作、工作與生活   婚後,結束小學的教職,曾麗娟開了一間藝術工作室。人算不如天算,高敏感的女兒一出生,襁褓階段的焦頭爛額使她不得不結束教學工作,成了全職媽媽,專心照顧家庭與孩子。     生活,被孩子、家務、責任瓜分了之後

蘇頤涵-油畫創作展 在廣大的世界中我們活著

圖片
展覽資訊: 蘇頤涵-油畫創作展 在廣大的世界中我們活著 展期:2019/07/06–08/25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http://kingcarart.org.tw 在廣大的世界中我們活著 結合「人」字及「鳥」形象,創作出渺小的我們在浩大世界中求生存的各種樣貌。   風景是許多人在繪畫時會喜歡的一種主題,在繪畫當中創作者想傳達的訊息訊息往往都能從畫面中顯現出來,創作者蘇頤涵作品以自然景物為主,畫面所呈現的景緻不同於一般單純風景畫,利用大量的冷色調來營造出獨有的氛圍。在藝術的道路上,從小她除了畫畫更時常與家人欣賞舞蹈類型表演與參觀展覽,奠定對藝術的喜愛。她提到自己相當喜歡實驗性的舞台劇,從觀賞過程中可以增加不同面向的思考脈絡,也喜歡閱讀尤其是富有龐大人物系統的小說故事,以人作為創作基礎的她,在故事中看見不同的人物性格,對於創作的思考也有一定的幫助。 經驗的轉換   不斷的接觸各種事物後所累積的大量經驗,是創作者蘇頤涵創作的泉源,在師大附中時期學習很多不同媒材包含新媒體等,啟發對於個人創作的理解正是從當時開始,直到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慢慢開始準備自己的作品,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發展出一套個人獨有的風格。她說自己相較於同儕之間,對於理解個人創作相較之下要多花一點時間理解與消化,每當進到系館教室,看見教室內擺著同學們不同階段的作品,有的完成也有的正創作到一半,擁有敏銳觀察力的蘇頤涵,在這些作品裡看見不同人繪畫上的思考歷程,每個人透過人生經驗堆疊出作品,對她來說比去看一檔完整的畫展更有收穫。除了在學校,她也讓自己走出去,到金門駐地創作半年也去北京交換兩個月,在過程中有創作更有與人互動的經驗累積,讓她發現人跟人之間其實有許多有趣的事存在值得深入思考。 關於自身創作   以油畫為主要創作媒材,系列創作以結合中文古象形文字的意義,與動物形像作為畫面中的符號,呈現人們對於自身生存意義的探尋。蘇頤涵認為在浩瀚無窮盡的宇宙裡,人類都渺小一如塵埃,然而在僅能佔據的微小時間與空間單位中,這些生命卻又是以何等宏大的情感去與世界產生牽絆:我們活著,在奔走中徬徨著、恐懼著、掙扎著,在混沌中找尋自我在世界中的定

李怡萱-壓克力創作展

圖片
展覽資訊: 李怡萱-壓克力創作展 展期:2019/05/25–06/30 時間:週二至週日11點至18點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主辦單位: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服務電話:(02)2562-8629 官方網站:http://kingcarart.org.tw ----------------------------------------------- 經驗記憶的「日常」 記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充塞著屬於每個人獨特的經驗空間。   生命當中所遇見的大小事情數都數不完,有的時候日常看似平凡,卻又能帶給自身不少體會與樂趣。藝術家李怡萱出生於彰化的員林,她說:「員林是個可愛又純樸的地方」,家中的房子坐落於老房區,周遭所見是各式的老舊建築,家的對面就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如此純樸的生長環境,帶給她滿滿的活力與希望,看件她作品的當下,便能感受她對家鄉那份純真的心。 記憶的連結   高中即隻身一人離家開始在外面住宿的生活,習慣了住宿狹小的生活空間,所處的空間擺飾跟配置,就如同另一個自己,將一切融入在她的身體感知裡,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聲音,都能夠喚起她的記憶。記憶也是人類不斷累計經驗的歷程,而時間流逝的感知,存在於人們當下正在進行的回憶意識,當我們意向過往經驗的某件事或某一時刻時,現在的感知就會從而與過去的感知產生聯繫,留在每個人腦海的記憶。   這些記憶往往是先前所處的情境下所帶出的知覺存留,如此對之前事件記憶的留存,在往後或許會因為某件事而被喚起,並且再一次活化,形成長期記憶裡的情節記憶。藝術家李怡萱的創作,主要是以個人觀感去融入身體移動性以及對於空間的感受能力,將觀者設想為角色來經歷碰觸畫面的構圖佈置,希望因此提出觀者記憶訊息處理模式的長期階段的記憶,讓這些記憶再一次的活化後而產意義。 關於創作   李怡萱主要以壓克力作為創作媒材,善於將壓克力顏料的特性表現出來,她說:「壓克力顏料能夠描繪出一層一層的透明感,它的流動感也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表現方式,比起油彩顏料對於我來說相對自由好上手。」在李怡萱的作品中,可以看見相當特別的表現方式,作品透過另一種思路來呈現,過去的展覽經驗讓她思考,小空間如何展出大作品?如果要將大作品放在小空間,不就只能將畫布切一半了嗎?雖然她沒有真的將畫布切一半,但是這樣的想法卻成了她創作的開端。   她

2019 第三屆金車現代詩創作課程

圖片
2019 第三屆金車現代詩創作課程 簡章 一、活動目的: 2019年金車現代詩徵文獎已邁入第七屆,為推廣台灣現代詩的創作,金車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現代詩創作課程來到第三屆,很榮幸邀請到六位著名詩人,廣邀對文學創作有興趣的朋友,在這兩天與講師一同徜徉在詩的世界。 二、活動簡介: 舉辦為期兩天的分享講座,共計六堂課程。講師將帶領學員認識現代詩創作、分享寫作經驗。 三、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 四、活動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三樓(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五、活動時間:2019/06/01(六) 10:00-17:15、2019/06/02(日) 10:00-17:15 六、課表:  七、師資簡介:  1.顏艾琳 擔任新北市政府顧問、耕莘文教院顧問、韓國文學季刊《詩評》臺灣區顧問、內地詩歌刊物顧問與網站專欄詩人。擔任重要文學獎評審與藝文課程講師、策劃人、主持人、諮詢委員,2010年與人合編並主演舞臺劇《無色之色》等。   2.楊佳嫻 作家、詩人,散文家,青年評論家。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為《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詩卷》(九歌)選入的最年輕詩人,《台灣文學三十年菁英選:新詩三十家》(九歌)中最年輕的入選者,與鯨向海同為網路世代的指標性詩人。   3.崔舜華 1985年冬日生。政大中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著有詩集《波麗露》(2013)、《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2014)、《婀薄神》(寶瓶文化,2017)。   4. 陳義芝 詩人、散文家及文學評論家。祖籍四川忠縣,生於台灣花蓮,成長於彰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學教師,《聯合報》副刊編輯、高級資深績優記者及聯合副刊主任。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詩作有英譯、日譯及韓譯本。  5.許赫 斑馬線文庫與心波力簡單書店負責人。1990年代開始以harsh(謎語獸)帳號,在BBS板張貼詩作,曾出版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騙了50年、來電、囚徒劇團、由鄭櫃檯的秋天等詩集。近年持續進行告別好詩寫作計畫,提倡醜詩的生存權。認為寫詩的意義在於寫詩這個行動,而不在於作品的優劣。   6.陸穎魚 香港詩人,現居台北。曾任財經記者、文藝雜誌《字花》編輯。於香港曾獲「城市文學獎」、「中文文學創作獎」。著有詩集《淡水月亮》、《晚安晚安》、《抓住那個渾蛋》

陳肇彤金屬創作展

陳肇彤金屬創作展 展覽日期:2019-03-02~2019-04-28 參展藝術家: 陳肇彤   開幕時間:2019/03/02 展出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綻放 時間留下的那抹痕跡     藝術創作的形式有許多不同方式,不論是平面、立體或是裝置,能找到適切的媒材型式來創作,必能直接傳達出想法與內容。陳肇彤與大多數的創作者一樣,走在藝術的道路上,回想童年的自己,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喜歡拆解不同的物件,或許無法完整組裝回來,如此對於手做的感受,藏在身體的每個角落。接觸過平面繪畫、木雕、金屬雕塑等媒材,最終找到一種最適合現階段表達想法的媒介,對他來說藝術創作不受限於任何一種媒材,最貼切的表達就是最好的創作方式。 「力」的多種樣貌   創作中,陳肇彤透過氣球、紙板、布料這幾種元素來凸顯力的展現。他想表現自己階段性的演變,從雕塑中力的變動狀態的展現,開始發展自己的脈絡,從剛開始單純的鐵架,搭配上其他媒材,如:氣球、紙板、布料,來展現力在時間中作用的過程。在大型立體作品的產出過程中,多少都會發生一些身體上微小的傷害,從自身閃到腰的感受,了解力與承載對自身的影響及重要性,然而在癒合復健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修補復原,就像是時間性的身體雕塑,因此在傷勢漸緩後,逐漸會注意到工作中身體的姿勢 這正是身體在與現實的力量抗衡雕塑實體存在於一空間中,勢必會受到地心引力、大氣壓力的影響,對人來說,這些力量已是再習慣不過的事情。   他認為氣球就是一個很好表現力量的物件,可以直接的將擠壓的狀態展現出來。另一方面 也藉由力量擠壓變形,讓力量來撐出屬於自己的空間。對創作者來說,他把氣球比喻成人體骨頭間的軟骨 這 是個不可或缺的間隙空間,藉由這個空間的擠壓、緩衝,來調節人的行為動作。似乎也暗示著創作也是作者自身的調合劑。   作品當中除了上述的媒材之外,創作者陳肇彤為將張力的部分留存並加以強化,使用鏡面不鏽鋼,鏡面不鏽鋼在造型上雖然是一種永恆性的展現,但未見本身反射,卻充分了反映時間的當下,如此新嘗試下的收穫,往往是創作者無法預期的結果。 時間的永恆   關於創作的過程,陳肇彤提到自己在這當中有很多懷疑和不安,每次都會讓自己嘗試一點新的表現方式,不斷在作品製作過程中改進和延續,這樣的方式讓作品不斷的衍生出不同的創作內容,卻也都不脫離他創作最中心的雕塑概念。本次的展出他將創造出一個軌跡的狀態,

2019第七屆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 簡章

2019第七屆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 簡章 一、宗旨: 為提昇與鼓勵台灣文學創作,增加新一代創作能量。藉由舉辦現代詩網路徵文獎,培養創作風氣,集結有志從事現代詩文學創作者,將充滿詩意的生活態度透過網路傳播,為台灣社會人文注入充滿詩意的文學氛圍。   二、主辦單位: 金車文教基金會文藝中心 三、參賽對象: 不拘(無國籍、居住地與年齡限制,海外民眾亦可參加,惟須以繁體中文創作) 四、徵件期間:2019年3月1日(四) ~ 2019年3月31日(六) • 作品題目:題目自訂,題材不限。 • 獎項  首 獎 一 名:頒發獎金60,000元,獎狀一紙  特 優 三 名:頒發獎金各20,000元,獎狀一紙  優 選 二 十 名:頒發獎金各10,000元,獎狀一紙  ※ 總獎金 320,000元   八、參賽方式: 2019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至主辦單位規定之網路平台進行報名與投稿  步驟1.將作品按照簡章規定格式完成Word檔 步驟2.至金車文藝中心粉絲團按讚 步驟3. 前往獎金獵人比賽頁面詳填報名資訊,上傳作品Word檔完成投稿  ※請提前至網站完成報名,主辦單位將以系統後台收件狀況為準。   九、投稿格式: (1)新詩:36行(含)以內,不包含空行數與詩題,請將詩題填寫於符號〈〉內並置於首行,詩作以中文撰寫為主(因文意需求可斟酌使用外國語文)。  (2)為確保作品格式,僅接受以獎金獵人平台投稿上傳之Word檔案,其餘投稿方式(如手寫稿件、電子郵件投稿…等)概不接受。 (3)上傳之Word檔文字須統一字型顏色「黑色」、字體「新細明體」、字型大小「12級字(12pt)」、行距「1.0倍行高」。 可使用官網或比賽網站所附上Word檔範例進行更改 (4)為求比賽公平公正原則,參賽作品將以匿名方式進行評選,上傳稿件前請仔細確認檔案內無個人姓名或筆名,除詩作與備註,檔內不得附圖檔、姓名與筆名等與內文不相干資訊。  (5)每位參賽者限投3件作品,每人得獎作品至多1首,每件作品須單獨上傳投稿。 ※稿件不符以上幾點規定者,將不列入比賽評選。 十、投稿頁面: https://goo.gl/iL73nJ(2019/3/01開始徵件) 十一、注意事項 (1)作品未曾於任何一地報刊、雜誌、網站發表,不得一稿兩投,已編輯印成書者亦不得參選。 (2)參選者資格不符上述者,將取消參選資格,已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