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3的文章

線上美術館

沒COCO出國看原作必逛: Google 美術計畫 線上美術館/線上博物館/線上畫廊   http://www.googleartproject.com/ 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美術館的作品,還能放大仔細瞧呢!!

版畫的技術(四)

四、孔版 你可能用過一塊刻著字的鏤空模版用油墨或噴漆覆印出許多相同的字母。這種技法即是網版術的基本概念。氣氛。 絹印﹝silk screen ﹞是運用「遮擋與露空」的原理,在含有細孔的網版上,將不需印刷的部分用膠或黏紙蓋住,造成網面鏤空的圖像,以製成印版的技術。當製作版畫時在網版上用橡皮刮刀將顏料擠壓,使其透過網孔下達被印物件的表面,形成版畫作品。   網版術的優點包括上墨與印製的過程同時進行、無圖像左右顛倒的顧慮、操作方便、被印物無大小限制、墨膜濃厚色彩鮮艷、覆蓋力大、創作上深具寬潤之塑造性與適應力。

版畫的技術(三)

圖片
三、平版 你是否注意過油脂不溶於水的物理現象嗎?這就是平版術的根源。 平版術﹝ lithography ﹞是指使用一種油脂性的蠟筆材料塗繪在石版﹝或金屬版﹞表面刻成印版的技術。其方法是先用水塗抹在已經用蠟筆塗繪過的石板上,利用油脂性的蠟筆能吸收油墨排斥水的物理原理,再塗上一層油墨使有圖像的區域接受油墨,無圖像的區域排斥油墨。   平版版畫經常予人輕鬆活潑。自由流動之效果。平版術雖發明於 1786 年,但到 1820 年才用於藝術創作。 法國寫實主義畫家柯洛﹝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所作的平版版畫《希臘女詩人莎伏》便是運用這種手法完成的。                                                   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希臘女詩人莎伏》﹝Sapho﹞,1871 柯洛在創作這幅作品時,首先是以蠟筆在特製的紙上繪畫,然後將畫轉移到石版之上。

愛馬仕-手工絲巾

圖片
以絹印方式印製手工絲巾。

Birth of a Book

Birth of a Book PS版,平版印刷 http://vimeo.com/38681202 以傳統印製方法來印製成的書。

版畫的技術(二)

二、 凹版﹝ intaglio ﹞ 凹版﹝ intaglio ﹞是以雕刻技術或用酸水腐蝕的方法,將圖像往內刻在印版表面之下,而非從底部升起的技術。製作凹版版畫時,要將油墨填入雕刻的凹線或酸水浸蝕過的窪痕內,然後將印版表面多餘的顏料拭淨。當被印的紙張與印版一起通過凹版壓印機時,壓筒的壓力會將凹陷部分圖像的油墨吸附於紙面,因而印出一幅版畫。 用金屬作為印版的版畫製作方法可分為鐫刻法﹝ engraving ﹞和蝕刻法﹝ etching ﹞兩種。其間最大的差別,是在於製造印版凹槽的方法。通常採用鐫版術的版畫家會利用專門用以雕刻金屬印版的工具,在金屬版上直接切割,其中最為常見的工具便是鑿刀。鑿刀是用一種堅硬的金屬所製成有銳利尖端的工具,藝術家會拿著它對著金屬版推動,在上面刻出線條來。 蝕刻版畫是凹版術的另一項技術。蝕刻版畫製作印版的方式是先將金屬板塗上薄薄一層保護膜,再用蝕刻針於保護膜上刻畫出圖像。接著將金屬板用鹽酸沖洗,這時後被刻過的刻痕部分會被鹽酸所侵蝕,其餘部分則被保護模所保護,因而完成一塊印版。在蝕刻版畫的世界中,作畫就和使用鋼筆與鉛筆般,藝術家得以流暢地運用筆觸表現他的構想,不再為雕刻時的施力所苦惱。因為蝕刻藝術家不必像採用金屬刻版畫加一樣,靠腕力刻去印版上的金屬,而是利用酸劑在金屬版上發生作用,腐蝕掉他所想移除的部位。

活字版-日星鑄字行

印刷作為大眾傳播最早的媒介,印刷技術及印刷品風格的演進,與當地的語言、文化、社會形態密不可分。歷史上,印刷的技術不勝枚舉,其中,「活版印刷」是指以活字組合而成的「活字版」為核心的印刷技術,即英文的 letterpress printing。 北宋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是對活版印刷最早的記錄。但據研究,活版印刷在中國並未盛行,中國社會的印刷仍以木製整版雕刻的「雕版印刷」為主。主要原因可歸納有四:語言所用文字總數、資訊量與及時性、機械設備以及大眾審美觀點。以鉛鑄活字為核心的活版印刷成形於十五世紀的歐洲,由德國人古騰堡發明。 自此,活版印刷位居西方印刷術主流長達五百年,直到二十世紀,才在商業用途上完全被新技術取代。在此其間,活版印刷經過許多階段的技術演進,最後成為現存機械化的近代活版印刷。在活版印刷技術的各個要件中,組成活字版的活字是活版印刷的核心。經歷多種材質及製作方法之演進後,近代活版印刷以鉛為主要原料,在銅製模型中熔鑄成型。在臺灣,銅製的活字模型慣稱銅模,而由模型鑄出之活字則稱鉛字。 日星鑄字行-台灣最後一間鉛字鑄造廠 參觀資訊 臺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 ╳ 日星鑄字行 台北市太原路97巷13號 (02) 2556–4626 contact@letterpress.org.tw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 早上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三十分 下午二時至五時三十分 【週六及週日】 僅開放單週週六 早上九時三十分至中午十二時 【國定假日】 休息

版畫的技術(一)

圖片
藝術家製作版畫的技術主要的有四種: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 一、 凸版 你可能看過印章師傅為你雕刻一個私人圖章,許多不太講究只用來辦事情的木質圖章,往往是採用凸版技術刻出來的。仔細看看這種圖章上的姓名是從底部升起來的。 凸版﹝ relief printing ﹞是指在選好的木塊或金屬的印版上,以刻刀、圓鑿將無圖像的部位刻除,把有圖像且需著色部位保留,再以顏料塗刷或以油墨滾敷在保留的部位,最後經拓擦或壓印於紙表上即可得到一個畫面。 由於木質材料容易雕刻,因此木刻版畫是凸版版畫中最早發展、歷史最久的一種。有很多木刻版畫是彩色的,由於每印製一種顏色就需要一塊印版,因此在印刷過程中印板要非常小心的對齊,否則顏色就會重疊到錯誤的位置。     以孟克的《吻》為例                                             吻                                           ﹝The Kiss﹞                                            1897 ~ 1902 年                                            木刻版畫,46.7 x 46.4 公分                                            現代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在《吻》這幅木刻版畫中,呈現出孟克將木刻版畫製作過程中遭遇的木紋問題轉換成為作品的特點。他運用了木刻版畫原有的粗糙垂的直木紋,製造出空氣的印象。  

【非‧刻‧版‧印‧象】新北市新春當代版畫展

圖片
                                                                           展覽時間: 2013.01.25-2013.3.17                                       展覽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 新北市板橋區莊敬路 62 號 )                                       開幕茶會: 2013.02.03( 日 ) 下午 2 點                                       洽詢電話: 02-2253-4412 分機 8131

「版畫」是什麼?

版畫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一個已經刻好圖像的媒材「表面」沾滿油墨,複到另一個媒材「表面」。中國人在東漢末年就已經懂得這種技術,他們先在石碑上刷墨,再在石碑上放紙,然後用刷子輕輕在紙上刷,如此就印成搨本。這樣的技術演進到現在,我們稱之為「印刷」。不過當時並沒有「印刷」這個名詞,那時人們稱之為「搨碑」。   搨碑的方法比抄錄和筆寫還要麻煩,因此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文字的傳播仍然要靠筆寫抄錄。直到東晉時有一些道士為節省抄錄的時間,模倣先秦所使用的印章形式,把道教教規刻在棗木印章上來印刷,這種印章的大小是四寸見方,上面刻了一百二十個字,這種技法其實就是就是木刻版畫,也是木版印刷的雛形。     版畫在今日是一種屬於大眾化的藝術。由於版畫可以印製的數量很多,因此價錢會比一般的畫作來得便宜。有很多原來買不起一幅原畫的人卻買得起一張版畫。西班牙藝術家米羅曾說過他無法單靠油畫來滿足他的收藏群,因為數量太少,且價格太高。所以他著手製作版畫。如此一來可以讓更多的人欣賞及收藏他的原作。 MOMA -what is a print? http://www.moma.org/interactives/projects/2001/whatisaprint/flash.html